close


認識自己的肌膚,其實這應該是第一堂課才對,趕緊補充上來,儷錡的美容小講座,可都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沒有隨便亂COPY的喔!


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還記得健康教育課本嗎?它是器官喔!它可以保護身體免受外來物質及有害細菌的侵害,保持正常體溫,幫助控制水分自身體蒸發的速率,也能自行修復大部分的傷口。


以上,是很學術的概論,看過去就好,不用背沒關係。


皮膚分三層,表皮、真皮、皮下組織,這個就要稍微講一下了


1.表皮: 皮膚的最外層,而表皮的最外層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角質層,由老死細胞所形成,而新生細胞會不斷由基底層產生並往上推擠,把老廢角質細胞推到脫落,但是當肌膚老化或是生活作息、壓力、營養失衡等種種因素的影響,造成代謝速度減緩,老化角質細胞堆積在表面,就會讓你的膚色看起來暗沉、失去光采,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必須定期幫肌膚做去角質的原因喔。


2.真皮:裡面有神經、血管、汗腺、皮脂腺、膠原蛋白、彈力蛋白、毛囊等等,它與我們要保持皮膚彈性、油脂分泌平衡、水分保溼、皺紋生成、長粉刺、冒痘痘,都有絕大的關聯,所以要認識真皮層喔!


3.皮下組織:由脂肪細胞所組成,離表皮很遠的啦


順便在這裡給個個人建議,你想想看,從皮膚表面塗抹的東西,要通過表皮、基底層、還有一大堆血管神經膠原蛋白毛囊所組成的真皮層,才會遇到脂肪,那麼很多塑身減重的塗抹式商品,你覺得有百分之幾的成分可以通過這麼多關卡去跟脂肪打仗呢? 所以我個人是不大相信標榜著從皮膚抹就可以消除脂肪的那些產品囉!你呢?


進入個人化主題,大家多半把皮膚分為四種,而儷錡在這裡想再多分出一種,所以我把膚質列為五大項


A.乾性皮膚(表皮含水量低,容易乾燥、脫皮、發紅、發癢、長細紋、皮膚薄、洗臉後常常明顯感覺緊繃等等)


優點:不太會長痘痘或面皰


缺點:缺乏水份,看起來缺乏光澤,易長細紋、雀斑等


需要:補充水份、加強保溼、緩和皮膚的緊繃感,使皺紋、細紋較不明顯,避免脫皮困擾


B.中性皮膚(油脂分泌量及表皮細胞含水量相當平衡的皮膚)


毛細孔看起來細緻光滑,很少長粉刺痘痘,皮膚幾乎不會過敏,洗完臉也不會感覺緊繃或乾澀,擁有中性皮膚的人可以說是相當幸運喔!!


需要:既然擁有這麼好的先天條件,當然是要好好保持肌膚的油水平衡,注意皮膚的細緻、乾淨與清爽


C.混合性皮膚(T字部位容易出油,而臉頰眼睛四周則呈現中性甚至乾性皮膚狀況,毛細孔只有在鼻翼、額際附近比較明顯)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有接近七成的人都屬於混合性肌膚喔!!


優點:細紋、粉刺與痘痘都不會是你太大的問題,可能偶爾會長痘痘,但都不會太嚴重


缺點:同時要照顧臉部不同部位差異性不同的皮膚,常常找不出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需要:控制T字部位過多的油脂、滋潤比較偏中或乾性的部份,在滋潤與保濕中做到油水平衡


D.油性皮膚(臉部油脂分泌量高、容易滿臉油光、長粉刺痘痘、毛細孔看起來比較大而略顯粗黑、也很容易脫妝)

優點:不容易長皺紋,皮膚比較有光澤


缺點:毛細孔看來粗大,表皮摸起來比較粗厚,痘痘、粉刺與油光是最大的困擾


需要:深入清潔毛孔內聚積的油脂與污垢、控制表皮油脂、同時也不能忽略保濕



E.敏感性皮膚(在使用保養品的時候容易出現紅、腫、癢、刺、痛、脫皮等狀況)


敏感性皮膚有可能出現在以上四種皮膚的任一項之中,可能偏乾也可能偏油喔!!


需要:確認是真的皮膚過敏、還是因為油水不平衡所造成的假象(外油內乾或外乾內油),找出適合己的保養品,敏感性肌膚需要最用心的照顧與調理,當膚質改善健康之後,有可能就不會再那麼容易敏感囉。


★現在正是換季的時候,膚質不是一輩子的,會依照年齡或是環境起變化,邁入秋冬,乾性皮膚的人覺得最不舒服,中性皮膚有可能逐漸出現乾性的特徵,混合性的T字部位可能就不會那麼容易出油了,油性皮膚的人反而困擾最低,敏感性皮膚的人就要多注意自己的皮膚狀況。


★以季節論,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濕】【保濕】【保濕】懂嗎? 老師在講,你有沒有在聽啊?【保濕】【保濕】【保濕】喔


儷錡的第二堂美容講座,下課,看不懂的人,要留言發問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io=Tina  的頭像
    Kanio=Tina

    退休的漆彈教練在賣燈燈燈

    Kanio=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